2023-08-18 08:52:13
浏览:
玉米灌浆期,是玉米生长过程中,非常重要的一个产量形成的关键期。
玉米授粉后大约两周之后,一直到玉米成熟,大约需要7周左右的时间进行灌浆,在这段时间里,玉米的营养生长基本停滞,主要是生殖生长,玉米籽粒是否饱满,产量是不是高,这个时期的科学有效管理尤为重要。那么如何管理灌浆期的玉米,让玉米达到优质高产呢?今天做一个分析给各位农友。
在玉米灌浆期一般要做到以下几点:保持玉米植株健壮,促进籽粒迅速灌浆、充分灌浆、达到籽粒饱满,***终才能获得丰产丰收。
一、保护玉米叶片、根系,做好肥水管理:
玉米进入灌浆期,营养生长基本停滞,玉米正式进入生殖生长阶段。
此时叶片制造的营养,根系吸收的养分,主要都是用来生长玉米籽粒。但是,这一阶段玉米根系吸收营养的能力,叶片制造光合物质的能力也在逐步地降低,所以,这一时期,特别要注意保护好叶面,避免叶片早衰枯萎,促进根系正常生长,尽力保持根部正常吸收营养的能力。
玉米灌浆需要大量的水分,必须保持土壤湿润,不宜过于干旱。
在有的地区经常有降水,不缺乏水分,不用担心缺水。但有的地区却长时间不下雨,往往会导致土壤水分缺乏,玉米田间出现干旱,这时候就会影响到玉米正常的灌浆,有必要进行浇水。在水分适宜的情况下,需要补充肥料,预防玉米出现早衰。
同时,在这个阶段,我们还需要主要,微量元素肥增效。例如:硼能促进光合作用产物向种子运输,增加千粒重。
另外,这个阶段一定要注意,禁忌大水大肥,虽然玉米灌浆期浇水增肥是增加产量,保障丰产丰收的关键,但是***不能投入过多,否则就会导致玉米贪靑晚熟,影响产量。
二、加强田间管理
1.隔行去雄
隔两株去一株或隔两行去一行的雄花,可使异花授粉率提高而增产约5%~10%,是提高产量的一项重要措施。去雄应在天花抽出约1/3~1/2时将其抽拔掉扔于田外。一般隔株去雄较隔行去雄效果好,因隔株去雄使去雄株的前后左右均为未去雄株,增加授粉机会;另外,田边地头的植株不要去雄,以免影响授粉。
2.全田去雄
玉米雄花散布花粉,15天后花粉散完,然后应将雄花从茎秆去除,扔于田外,减少资源争夺。
3.拔除空秆
由于品种特性或留苗过密,有的是玉米在根际长出1~2个分蘖,长不出棒子,这些空秆与分蘖均应拔除,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,减少肥料消耗,利于植株正常生长发育,促使大穗大粒的形成
灌浆期的主攻目标就是要保根、保叶、防止叶片早衰,促使玉米穗粒多、粒重,以获得高产。玉米适当晚收是简单易行、不增加成本的增产技术。
抗性弱品种 抗性好品种
三、及时防治病虫害
玉米灌浆期的主要病虫害有小斑病、弯孢霉叶斑病、褐斑病、锈病、三代玉米螟、蚜虫、粘虫等。那么对于这些情况我们应该怎么防治呢?
首先就是我们在选择玉米品种的时候,就选择那些抗病能力强的玉米品种,而且不同的玉米品种的抗病能力各有差异,所以一定要选择表现稳定的品种。
另外,田间管理对于防治病虫害也是有作用的,如合适的密度,生长调节。合理密植,中耕松土等方式都能够提高玉米植株的抗病能力。
根系不稳 抗倒能力弱 根系发达 抗倒能力强
四、预防中后期
在玉米的生长过程里,经常会因极端天气,大风,暴雨,强降雨等天气的影响,导致玉米出现倒伏。
所以防治玉米出现倒伏也是重中之重,首先,还是上面提到的一点,在选择玉米品种的时候,不仅仅要选择抗病性好的品种,同时也要选择抗倒能力强的品种。
但是,如果没有选择抗倒能力强的品种,玉米出现了倒伏,那应该怎么办呢?
玉米在孕穗期前倒伏,不可动,不可扶。倒伏后3天之内能自然折起,靠近地面的茎节迅速扎根。由于根量增加,不会再有二次倒伏,对产量没有影响。一旦扶起,必然伤根,并且不再扎根,不仅影响产量,且容易发生二次倒伏。
玉米在抽穗后倒伏,不可剪叶,不可去头,只能扶起扎把。扎把时,把果穗扎到绳子上边,不可将果穗扎于绳下。扎把的数量以3~4棵***,不可超过5棵。超过5棵,遇暴风雨易折断。扎把时要扎紧,不能松动。扎把的时间要求:当天倒,当天扎完。***多不能超过3天,3天后不能再扶,再扶伤根反而更易导致减产。
玉米到达灌浆后期快成熟时,如果发生倒伏现象,倒伏植株会停止灌浆,贴地果穗容易发霉腐烂,因此需要立即人工收获,减少损失
7.适时收获
只有适时收获,才能丰产丰收。适时收获,一般是当玉米苞叶干枯松散,籽粒变硬发亮,乳线消失,基部出现黑色层时,即为完熟期,一般品种要到9月25日左右,即成熟后45-50天才能达到标准。此时收获产量***。
发表时间: 2023-08-18 08:52:13
作者: 河南爱邦农种业有限公司
浏览:
玉米灌浆期,是玉米生长过程中,非常重要的一个产量形成的关键期。
玉米授粉后大约两周之后,一直到玉米成熟,大约需要7周左右的时间进行灌浆,在这段时间里,玉米的营养生长基本停滞,主要是生殖生长,玉米籽粒是否饱满,产量是不是高,这个时期的科学有效管理尤为重要。那么如何管理灌浆期的玉米,让玉米达到优质高产呢?今天做一个分析给各位农友。
在玉米灌浆期一般要做到以下几点:保持玉米植株健壮,促进籽粒迅速灌浆、充分灌浆、达到籽粒饱满,***终才能获得丰产丰收。
一、保护玉米叶片、根系,做好肥水管理:
玉米进入灌浆期,营养生长基本停滞,玉米正式进入生殖生长阶段。
此时叶片制造的营养,根系吸收的养分,主要都是用来生长玉米籽粒。但是,这一阶段玉米根系吸收营养的能力,叶片制造光合物质的能力也在逐步地降低,所以,这一时期,特别要注意保护好叶面,避免叶片早衰枯萎,促进根系正常生长,尽力保持根部正常吸收营养的能力。
玉米灌浆需要大量的水分,必须保持土壤湿润,不宜过于干旱。
在有的地区经常有降水,不缺乏水分,不用担心缺水。但有的地区却长时间不下雨,往往会导致土壤水分缺乏,玉米田间出现干旱,这时候就会影响到玉米正常的灌浆,有必要进行浇水。在水分适宜的情况下,需要补充肥料,预防玉米出现早衰。
同时,在这个阶段,我们还需要主要,微量元素肥增效。例如:硼能促进光合作用产物向种子运输,增加千粒重。
另外,这个阶段一定要注意,禁忌大水大肥,虽然玉米灌浆期浇水增肥是增加产量,保障丰产丰收的关键,但是***不能投入过多,否则就会导致玉米贪靑晚熟,影响产量。
二、加强田间管理
1.隔行去雄
隔两株去一株或隔两行去一行的雄花,可使异花授粉率提高而增产约5%~10%,是提高产量的一项重要措施。去雄应在天花抽出约1/3~1/2时将其抽拔掉扔于田外。一般隔株去雄较隔行去雄效果好,因隔株去雄使去雄株的前后左右均为未去雄株,增加授粉机会;另外,田边地头的植株不要去雄,以免影响授粉。
2.全田去雄
玉米雄花散布花粉,15天后花粉散完,然后应将雄花从茎秆去除,扔于田外,减少资源争夺。
3.拔除空秆
由于品种特性或留苗过密,有的是玉米在根际长出1~2个分蘖,长不出棒子,这些空秆与分蘖均应拔除,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,减少肥料消耗,利于植株正常生长发育,促使大穗大粒的形成
灌浆期的主攻目标就是要保根、保叶、防止叶片早衰,促使玉米穗粒多、粒重,以获得高产。玉米适当晚收是简单易行、不增加成本的增产技术。
抗性弱品种 抗性好品种
三、及时防治病虫害
玉米灌浆期的主要病虫害有小斑病、弯孢霉叶斑病、褐斑病、锈病、三代玉米螟、蚜虫、粘虫等。那么对于这些情况我们应该怎么防治呢?
首先就是我们在选择玉米品种的时候,就选择那些抗病能力强的玉米品种,而且不同的玉米品种的抗病能力各有差异,所以一定要选择表现稳定的品种。
另外,田间管理对于防治病虫害也是有作用的,如合适的密度,生长调节。合理密植,中耕松土等方式都能够提高玉米植株的抗病能力。
根系不稳 抗倒能力弱 根系发达 抗倒能力强
四、预防中后期
在玉米的生长过程里,经常会因极端天气,大风,暴雨,强降雨等天气的影响,导致玉米出现倒伏。
所以防治玉米出现倒伏也是重中之重,首先,还是上面提到的一点,在选择玉米品种的时候,不仅仅要选择抗病性好的品种,同时也要选择抗倒能力强的品种。
但是,如果没有选择抗倒能力强的品种,玉米出现了倒伏,那应该怎么办呢?
玉米在孕穗期前倒伏,不可动,不可扶。倒伏后3天之内能自然折起,靠近地面的茎节迅速扎根。由于根量增加,不会再有二次倒伏,对产量没有影响。一旦扶起,必然伤根,并且不再扎根,不仅影响产量,且容易发生二次倒伏。
玉米在抽穗后倒伏,不可剪叶,不可去头,只能扶起扎把。扎把时,把果穗扎到绳子上边,不可将果穗扎于绳下。扎把的数量以3~4棵***,不可超过5棵。超过5棵,遇暴风雨易折断。扎把时要扎紧,不能松动。扎把的时间要求:当天倒,当天扎完。***多不能超过3天,3天后不能再扶,再扶伤根反而更易导致减产。
玉米到达灌浆后期快成熟时,如果发生倒伏现象,倒伏植株会停止灌浆,贴地果穗容易发霉腐烂,因此需要立即人工收获,减少损失
7.适时收获
只有适时收获,才能丰产丰收。适时收获,一般是当玉米苞叶干枯松散,籽粒变硬发亮,乳线消失,基部出现黑色层时,即为完熟期,一般品种要到9月25日左右,即成熟后45-50天才能达到标准。此时收获产量***。